在体育圈,冰球曾长期被视为“冷门项目”,尤其在中国,它更像是北方少数城市里的“贵族运动”,近年来,一个名为“冰球97娱乐”的品牌悄然崛起,不仅打破地域与受众的壁垒,更用创新内容、沉浸式体验和年轻化表达,让这项原本高冷的冰上运动,变成了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新潮流,这背后,是一场关于文化重塑与商业破壁的精彩博弈。
冰球97娱乐的起点并不惊艳,创始人李然是一名前职业冰球运动员,退役后投身自媒体行业,发现很多年轻人对冰球既好奇又陌生——不是因为不喜欢,而是因为缺乏了解的入口,于是他创立了这个品牌,把专业冰球知识拆解成短视频、直播挑战、互动问答等形式,用“00后听得懂的语言”讲冰球故事。
他们策划的《冰球入门30天》系列视频,每天一条,从装备科普到战术分析,再到明星球员访谈,全程轻松幽默,不堆术语,一位粉丝留言:“原来冰球不只是打架,还有‘冰上足球’的智慧!”这种去门槛化的传播策略,迅速在抖音、B站等平台积累起百万粉丝。
更重要的是,冰球97娱乐没有停留在内容输出层面,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“体验闭环”,他们联合全国12个城市的专业冰场,打造“冰球体验日”活动,邀请素人上冰,由专业教练手把手教学,参与者不仅能拍照打卡、发朋友圈,还能参与线上投票选出“年度冰球新星”,获奖者获得定制球衣和训练机会,这种轻量化、强社交的设计,让冰球从“看热闹”变成“玩得进”。
最令人惊喜的是,冰球97娱乐成功撬动了Z世代的情感共鸣,他们发起的“冰球×音乐”跨界企划,邀请说唱歌手、电子音乐制作人以冰球为灵感创作歌曲,再搭配滑冰动作拍摄MV,其中一首《冰刃》,在网易云音乐播放量突破500万,评论区全是“原来冰球也能这么酷!”的赞叹,这说明,当传统文化符号与当代审美结合,就能释放出惊人的生命力。
冰球97娱乐已不只是一个IP,而是一个现象级的文化符号,它证明了:所谓“小众”,只是因为没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;所谓“冷门”,不过是等待被重新定义,正如李然所说:“我们不做冰球的搬运工,我们做冰球的翻译官。”
冰球97娱乐计划推出青少年冰球课程体系,并与学校合作开设校本课,进一步推动冰球教育普及,他们还计划开发虚拟现实(VR)冰球游戏,让用户在家也能感受冰面速度与激情,这不是简单的娱乐升级,而是用科技赋能传统体育,让热爱不再受限于场地与时间。
冰球97娱乐的崛起,是中国自媒体时代下内容创新与产业融合的缩影,它告诉我们:真正的娱乐,不是让人逃避现实,而是让人看见更多可能,冰球不再是冰冷的板子和硬壳,它成了连接梦想、热血与青春的桥梁,而这,正是这个时代最值得期待的“破冰时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