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款名为“MG冰球突破”的短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疯狂传播,尤其是那些全屏播放、节奏紧凑、画面冲击力极强的版本,几乎让人无法移开视线,不少用户称其为“上头神器”、“停不下来”,甚至有人调侃:“刷完一集,感觉整个人都被冰球击穿了。”这究竟是什么魔力?它真的只是简单的娱乐吗?还是正在悄悄打开我们心理防线的一扇门?
我们必须承认,“MG冰球突破”之所以能迅速走红,与其独特的视觉设计密不可分,全屏视频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比赛现场,高速运动的冰球、激烈碰撞的球员、突然加速的镜头切换,形成一种强烈的沉浸感,心理学上称之为“感官沉浸”——当一个人被高度刺激的视觉信息包围时,大脑会分泌多巴胺,产生愉悦感,这种快感极易让人反复观看,形成习惯性依赖。
但问题来了:这种沉浸感,到底是“享受”还是“沉迷”?一些用户反映,自己原本只想看个几分钟,结果不知不觉刷了一个小时,甚至影响睡眠和工作,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类视频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,也没有“跳出提醒”机制,容易让人陷入“再看一个”的循环中,这正是算法推荐系统最擅长的——精准捕捉你的兴趣点,并不断放大它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不是个例,近年来,短视频平台上的“高刺激内容”屡见不鲜,从极限挑战到情绪化剪辑,再到类似“MG冰球突破”这种带有强烈节奏感的视频,都在利用人类大脑对新鲜感和不确定性的好奇心,专家指出,过度沉迷此类内容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、情绪波动加剧,甚至引发焦虑或抑郁倾向。
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这种现象?作为自媒体作者,我建议大家做到三点:
第一,主动设置使用边界,比如设定每日观看时间上限,使用手机自带的屏幕使用时间管理功能,避免无意识刷屏。
第二,提升媒介素养,学会区分“娱乐”与“成瘾”,可以问问自己:“我是在享受内容,还是在逃避现实?”如果答案偏向后者,就要警惕了。
第三,鼓励优质内容创作,与其被动接受算法推送,不如主动关注有深度、有思考价值的创作者,培养自己的审美判断力。
“MG冰球突破”全屏视频的流行,本质上是一场数字时代的集体情绪共振,它让我们看到技术如何重塑我们的注意力结构,也提醒我们:真正的自由,不是放任欲望,而是懂得节制与选择,别让冰球击穿的,是你清醒的头脑。